近日,由中鐵二十二局施工的牡佳客專米廠路下穿工程公路順利建成通車。
牡佳客專米廠路下穿工程公路現場(王文博 攝)
牡佳客專是國家“十三五”規劃的重點鐵路工程之一,其中牡佳客專米廠路下穿工程是牡佳客專的重要節點工程,有著最難下穿工程之稱。工程位于哈牡客專終點站與牡佳客專始發站牡丹江車站的“東咽喉”區,下穿牡佳客專鐵路、圖佳鐵路和木材專用線等5條鐵路正線,其施工難度堪稱全國罕見。
工程主體全長640米,寬22米,重達7800噸,新建框構橋與既有5條鐵路正線交角僅48°,框構橋順線路方向斜長達到32米,還面臨牡佳客專高標準設計要求、極端低溫達-36℃的嚴寒氣候挑戰,復雜的地形和環境條件,為項目推進帶來巨大挑戰。
牡佳客專米廠路下穿工程公路現場(王文博 攝)
面對復雜難題,項目積極與業主多次溝通,圍繞施工方案展開深入探討。從工程整體規劃與功能需求出發,在保障鐵路運營安全的前提下,加強精細化管理,以科學嚴謹的態度,對每一個施工環節進行細致分析和論證。最終利用經驗成熟的“工字鋼”縱橫梁法對線路進行加固,并在高寒地區框構施工中運用“頂進法”,設置10處頂進點,架空5條鐵路正線,歷經187場封鎖施工,用液壓千斤頂將框構橋“毫米式”由南北兩側相向頂進,打通了制約牡佳客專全線鋪軌施工建設的重大節點難題,創新提煉出封鎖時間內割樁頂進工法、頂鐵防蹦混凝土加固工法、架空體系鋼支點滑移工法,研發“一種利用臨時鋼支座輔助框構橋頂進的方法”“框構橋頂進施工用的臨時鋼支座結構”兩項發明、實用新型專利,為高寒地區高鐵建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。
牡佳客專米廠路下穿工程公路正式開通,不僅極大改善了區域交通狀況,更為牡丹江市的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。它有效緩解了牡丹江市區的交通壓力,實現東安區和愛民區的快速連通,極大便利了市民出行。
未來,這條“鋼鐵動脈”將推動牡丹江市人流、物流、信息流不斷加速流動,帶動牡丹江市旅游、商貿等產業發展,助力牡丹江市在經濟高質量發展道路上揚起遠征風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