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由中國鐵建港航局三公司承建的唐山港曹妃甸港區華能煤碼頭6號泊位工程碼頭水工工程鋼管樁沉樁分項工程圓滿完成,標志著該項目的建設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進展。自開工以來,公司及項目部全面落實價值創造和改革提升行動,以精細化管理為抓手,嚴格遵循全過程控制原則,憑借超前策劃、工藝革新及資源整合的有力舉措,項目在成本管控、施工效率提升及質量安全保障等方面均取得了矚目的成績,為后續碼頭主體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,充分展現了精細化管理在碼頭建設過程中的強大推動力,為項目降本增效形成有效合力。
超前策劃控成本 ?打好降本“主動仗”
項目構建存放及預制場地(李景澤 攝)
項目上場伊始,公司及項目部嚴格落實“三預控”工作要求,圍繞總體目標、組織架構、施工組織等核心內容開展系統策劃,從源頭把控成本。小臨建設采用“租賃+改造”模式,大幅削減建設成本,實現資源高效利用;通過深化合作,零成本置換供應商預制場地,有效控制前期投入;針對11660噸鋼管樁采購需求,項目部在原材采購、加工運輸、磅計創新等方面打出“組合拳”,深入調研物資市場,經多輪競爭報價和磋商,壓低鋼板原材出廠單價、加工費,并優化運輸方案和過磅協議,在物資招采環節實現集采降本;與業主、設計單位積極溝通,將鋼管樁環焊縫檢測方案由“100%拍照”優化為“T字口拍照+100%超聲檢測”,有效提升工效,大大降低檢測費用,保障項目順利推進。
方案創新破難題 ?陸上施工提效率
項目施工現場(李景澤 攝)
鋼管樁施工是工程的關鍵工序,直接影響施工工期和成本控制。項目部從方案優化入手,積極推行新工藝、新工法應用。在施工階段,項目施工區域周邊無合適可租賃碼頭,施工船舶受浪涌影響大,工期存在嚴重滯后風險,項目部通過方案比選預控果斷變更施工方案,變水上為陸上施工,增設鋼平臺作為構件出運及運輸通道,創新采用架橋機替代起重船進行構件安裝,從根本上解決運輸及水上有效作業天數少的難題,破解瓶頸制約,不僅節省船機設備成本,同時顯著縮短分項工程工期。
同時,項目通過與業主單位積極協商,爭取到已完成連鎖塊鋪裝的10000平方米區域用于預制構件存放及大尺寸面板預制,此舉節省了構件堆放和預制場地的租賃費用,同時將海上運輸轉為場內運輸,有效確保了施工進度的順利推進、質量的穩步提升及安全作業的全面落實。
資源整合強協同 ?船機高效創紀錄
鋼管樁打設施工(劉贊旸 攝)
項目部嚴格落實供應鏈管理提升行動要求,積極推進集約化采購,充分利用股份公司“鐵建云鏈”“鐵建云租”“鐵建商城”等數字化管理平臺,實現設備租賃采購與物資集中采購的全流程線上化、智能化,有效提升資源配置效率,推動設備物資管理精細化。在設備選用上,項目部嚴格遵循“先內后外”原則,充分挖掘內部資源潛力,強化協同作戰,采用“1艘打樁船+2艘運樁船”的“1+2”協同模式,與“鐵建樁01”密切配合,施工效率不斷突破,打樁作業單日最高完成11根,僅用2個月完成全部鋼管樁施打任務。
此外,在物資管控環節,項目部針對商品混凝土、鋼筋、鋼管樁等主要物資,全面推行限額領料制度,加強對物資交接的嚴格管控,并通過定期清倉查庫、細致節超分析、嚴格責任追溯和及時糾偏改進等措施,構建起一套完善的閉環管理機制,成本管控成效顯著。
下一步,項目部將繼續落實精細化管理要求,不斷探索施工工藝優化路徑,強化市場談判與資源整合能力,為企業創造更大經濟效益,打造項目降本增效標桿典范。
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ICP備13048414號 地址:北京市復興路四十號 郵編:10085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