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理人員使用鐵建云鏈平臺(韋相宇 攝)
“周轉材料調撥時間從原來的7天縮短至48小時,鐵建云鏈平臺上線后,已成為人人可用的‘云端資產庫’!”談起近期物資管理的創新舉措,中鐵二十五局一公司物資部長黃旗如數家珍。該公司以數字化賦能資產管理,前瞻性布局,在周轉材料領域構建起內外協同的“雙循環”運營體系,蹚出了一條“盤活存量、嚴控增量、降本增效”的創新之路。
面對傳統物資調撥模式中信息不暢、響應遲緩的痛點,該公司以“成本管理”為核心,借助鐵建云鏈平臺搭建起資產調撥的“快速通道”,有效激活資源效能。
“后勤糧草官”既要摸清家底,更需洞察前線所求。該公司收攏項目周轉材料處置權至所屬工貿分公司統一管理,將符合重復利用的物料,按市場價回收項目閑置材料沖抵租賃款項,同時將全部資產數據錄入云鏈平臺“循環物資”模塊,打造“云端資產庫”。如今,“資源一張圖”清晰展示每項材料的規格、庫存與分布,可視化管理讓資源盡在掌握。
“項目剛進場時材料需求多、缺口大,以前要么重新采購,要么挨個項目打電話詢問,耗時費力還可能耽誤工期。現在鼠標一點,所需材料有無、在哪一目了然。”武梅鐵路項目物資部長左富祝站在堆場邊,看著從其他項目回收翻新后及時運抵的模板材料感慨道。據統計,鐵建云鏈平臺上線以來,已撮合內部調撥30余次,為深江、廣湛、武梅等重大項目精準輸送周轉材料4562.72噸,節約租賃成本410.64萬元,材料閑置率顯著下降38%。
單靠內部循環還不夠。為打造全鏈條運營、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,該公司向外借力補短板,構建內外協同的“雙循環”運營體系。當了解到深江鐵路江門制梁場自有提梁設備無法滿足需求時,他們創新采用“以物換物”模式,用2臺閑置的28米提梁機換來外部單位2臺38米提梁機使用權,既盤活沉睡資產,又為項目節省外租成本260萬元。
租賃不僅是創效手段,更是快速擴充“武器庫”的捷徑。面對60式承插型盤扣支架等緊俏材料品種不齊全、采購成本高的難題,該公司果斷以年租賃單價250元/噸的低成本價,整體打包租賃外部單位盤扣9000噸,及時補全材料品種、增強市場競爭力。“依托云鏈平臺的高效分撥能力,這些租來的材料精準直達需求單位,大幅降低閑置風險。”黃旗算了一筆賬,“相比直接采購,僅此一項每年就節約成本356.9萬元。”
依托鐵建云鏈平臺與多年資產管理經驗相融合,該公司租賃業務已走出屬地珠三角地區,業務板塊覆蓋傳統鐵路、新基建等領域,累計高效管理周轉材料11742.12噸,減少現金支出約4227.16萬元,周轉材料使用率達90%以上。昔日沉睡的資產,在暢通的“雙循環”體系下,已成為高效流動、創造價值的“資源中樞”。
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ICP備13048414號 地址:北京市復興路四十號 郵編:100855